在线咨询电话 17773033485
《生命里》
点击:1548次 发布日期:2019-10-31 15:13:48

作品名称:《生命里》

作品编号:HC06

作者:刘坤

学校:巢湖学院

《生命里》:人生最后旅程的影像呈现与价值思考

 

《生命里》是由云集将来制作,在腾讯视频和哔哩哔哩(B站)播出的一部关于临终关怀的纪录片。在人生最后的“旅程”,心中的绝望与挣扎、不舍与无奈,该如何被安放,是本片尝试呈现与探讨的。导演吴海鹰耗时三年,累计拍摄六千多个小时,真实记录四十多位临终者的故事。影片所有的取材地几乎都是在上海的一家社区服务中心的舒缓疗区——一个临终关怀机构。在这里病人回忆自己的过往,和护工、志愿者诉说自己的心声。病房里悲痛和欢乐两种极端的情绪总是交替出现,对死亡未知的恐惧导致了人们情绪的不稳定性。即使他们以最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还是难以逃脱死亡阴影的笼罩。挣扎、不安、恐惧等情绪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导演以最负责任的态度,以公开、客观的纪实手法讲述着一切,带领观者直面死亡,试图以影像的方式弥补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死亡讨论的缺失。让大众对死亡有所认识才是这个作品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一、类型突破——生命最后的记录者

影片立足死亡,关照现实,在题材上拓展受众的认知边界。对于国内受众来说,死亡虽与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但从未在大众媒介上公开的讨论过,《生命里》首次将死亡放在公共话语圈内进行讨论,履行了大众传媒教育的职能,严肃议论了死亡这一公共话题,引起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影片直面社会问题,打破房间里的大象。房间里的大象是一个社会学名词,是指人们在私密生活或公共生活中,对于某些显而易见的事实,集体性选择沉默的社会现象。笔者认为社会公众对死亡现象的避而不谈就可以归纳为这一类社会现象。沉默是一种怯懦,人们害怕病痛、害怕死亡,害怕失去在尘世的一切,于是沉默成了自我麻痹的机制。正如美国学者泽鲁巴维尔所说:沉默的人数越多,打破沉默就越难——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沉默的漩涡,从这个漩涡中挣脱出来需要的力气就越大。《生命里》这部影片的可贵之处便在这里体现出来,在人们生活水平和寿命大幅提高的今天,作为国内首部探讨临终关怀和死亡的影片,强调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在这个意义上,《生命里》已经超过了一个医疗纪录片,实现了普遍的社会价值。

二、叙事结构——散文般的多线叙事

《生命里》取得成功不仅得益于题材选取的新颖,还在于导演对生命主题恰到好处的诠释。以是枝裕和的手法,平静而深邃的展开叙述,给与观者内心极大的震撼。

从影片整体上来看,各个叙述单元分别独立,分三集介绍了一个临终患者对过往的追忆,社会和家人对其的陪伴以及其在临终时的心愿,是典型的平行并列式结构。纪录片在每一集开头都会通过旁白对拍摄环境进行基本的介绍,观者从任何一集开始观看影片都不会感觉突兀。以影片第一集《记得》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患者陈晓军回忆起自己女儿时止不住的泪水;八十七岁的老人黑子叔在讲述自己年少时在武汉一座水塔观看到日军投降的情形时,嘴角不经意上扬了起来。让患者鲁胜兰记忆最深刻的是她年轻时援疆的时光,她说:在新疆吃瓜就像呜呜呜吹口琴一样。导演将这些动人的叙述堆砌在一起,不断强调记忆这一主题,使影片的可看性和真实性很好的结合,代入感极强。

从人物的角度来看,影片对个人的叙事是以片段的形式分散于每一集当中。若把每一个患者的命运作为一条独立叙事线,影片中便存在多条叙事线。各个完整叙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可类比于文学文本中的散文结构——形散而神不散。例如在第二集《陪伴》中,镜头对准了老人的病床,张敏正在用手机给老人录像,让老人对老伴说几句话。影片只选取了老人与老伴真挚的情感进行叙事,并没有更多赘述老人的其它方面。每一条叙事线都有其叙事的目的和其想要向观者传递的观念。

三、人物塑造——死亡面前的众生像

《生命里》作为一部人文关怀类型的纪录片,人物是导演表达情感的载体。影片选取了志愿者、病人、护工、家属这四类人,以呈现他们在死亡面前的表现,让受众对死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影片对病人形象的塑造贯穿影片的始末,人物众多,但他们面对死亡时的表现却大致相同。表面坚强,但内心不知所措、恐惧是他们的普遍特点。患者王学文在身体再次感觉不适后,因害怕癌症转移拒绝拍片;一位老人怕住在医院花钱一直喊着要回家,当她的女儿告诉她有医保不怕花钱,她的嘴里又一直用上海话说着:“谢谢侬、谢谢侬。”通过影片对这些病人形象的刻画我们特可以窥见中国大多临终患者的心理状态——不安、恐惧。

在影片第二集《陪伴》中主要讲述了志愿者、家属、护工对病人的陪伴。影片也通过纪录他们对病人陪伴的过程,对他们的形象进行了刻画。影片中的志愿者大多都是青年大学生,青春活力的大学生与生命衰竭的患者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极具戏剧色彩的画面。他们通过一次次志愿服务加深了对死亡的理解,就像一位叫漏依凡的志愿者所说:在这里待久了会发生一些事情让你不想离开这里。

影片中,对护工的形象展现也贯穿始终。在面对病人时,她们熟练的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照顾病人。在上岗前,他们需要进行严格的专业知识考核。我们可以看见张敏细心的给患者清理身体、替患病的老太看望她的老伴;可以看见护士长为了实现患者临终愿望忙前忙后。导演将她们塑造成为说教者的形象,向受众传递一些临终关怀、死亡教育的专业知识。

病患与家属的关系也是影片刻画的重点。癌症晚期的沈和敏和丈夫交流的片段是影片中唯一让我感到放松的时刻。但看到吴留声为完成母亲的心愿去拍下故乡嘉兴的一草一木时,我又不禁流下了眼泪。家属既要在患者面前保持镇定,又要承受来自自己内心的压力,这导致他们面对死亡的时候更多表现出的也是恐惧与不安。

《生命里》成功塑造了这四组典型形象:患者与家属的相依为命、医护工作者的专业关怀、青年志愿的真诚问候、病人内心对死亡的不安。这些人物的交互、选择与关系的编织。勾勒出了一幅直面死亡时的人物群像。

四、临终关怀——“优生”也应“优死”

影片中给予临终关怀明确的释意:是给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的照料。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发现真正的落实临终关怀的每一项细则并非一件易事。影片中一位瘦骨嶙峋的上外教授,在弥留之际,子女都不在身边。生理卫生条件非常差,如果两三个小时不翻一次身就会生褥疮;乐观开朗的沈和敏在临终前的最大愿望就是可以捐献自己的眼角膜,但是遭到家属的反对。护士长抚摸着她的手用温和的语气告诉她:在中国这个社会,目前自己还不能独立作出捐献器官的决定。最后,沈和敏带着遗憾离我们远去了。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都没有对自己的生命进行有效的控制,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介入、影响到临终患者对自己生命的选择。《生命里》向社会讲述了我们社会在临终关怀方面的不足。相较于之以较为严肃文本形式对临终关怀的介绍。《生命里》以镜头语言、平民视角消除普通观众对临终关怀的疑惑,传递的是更为具象化的临终关怀的概念。根据英国智库在2015年发布的一份死亡质量指数,中国在所列的80个国家中排列在81位,说明中国临终关怀还处在相当落后的位置。中国社会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预示着庞大的老年潮和死亡潮的到来,我们必须要切实改善我国临终关怀的环境。

五、死亡教育———姗姗来迟的一课

死亡教育最早来源于美国的生命教育——帮助明确人生目标,通过死亡的必然性来反思生命的意义及其价值。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曾要求弟子在自己死去后将自己抛尸荒野,供乌鸦、老鹰、老鼠享用。其实死亡本身本身并没意义,只是人们的反抗、恐惧才赋予了死亡更多负面的含义。这个在2000年前就被我们古人参透的道理,却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传递下去。

在影片第二集,当护士向志愿者介绍舒缓疗区时将手指向窗外,对面居民楼上都安装了反光镜。护士无奈的笑着说道:他们希望从我们这扩散出去的晦气返还给我们。整个社会对死亡的认知的畸形,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现状。影片所有人来看望病人时,通常会说:你好好养身体,一定会好的,这一类善意的谎言。始终避讳说出死亡二字,即使是在死亡即将逼近的时刻。出现这样的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没有被教育该如何面对死亡。在孩童时代刚刚接触死亡这个话题的时候,譬如爷爷去世,爸爸妈妈通常会说,爷爷睡着了。这是国内大部分成年人都会采取的方式。他们通常认为,让孩子过早的认识死亡对孩子太残忍了。但结果是,等孩子长成年他们对死亡的概念也还是一片空白。这导致他们在自己的下一代接触死亡话题是也会讳莫如深。一代一代,往复循环。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正是《生命里》的价值所在,影片用真实的画面告诉我们死亡到底是什么?人们在面对死亡时的反应是什么?《生命里》给人们补上了这姗姗来迟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