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电话 17773033485
《纪实72小时》(中国版)的创作特色与思考
点击:1681次 发布日期:2019-10-31 15:12:55

作品名称:《纪实72小时》(中国版)的创作特色与思考

作品编号:HC05

作者:陶静静

学校:巢湖学院

《纪实72小时》(中国版)的创作特色与思考

 

《纪实72小时》是NHK(日本放送协会)连续十年观众满意度第一的生活纪实类纪录片,每集会选择一个看似平凡的地方连续拍摄72小时,最后用25分钟浓缩展示72小时里的所见所闻,捕捉日常生活中意想不到的惊鸿一瞥。作为一档引进类IP,《纪实72小时》(中国版)由企鹅影视出品,稻来传媒和NHK联合制作,节目采用了日版纪录片的摄制方式,严格遵守“三日拍摄时长、无摆拍情况、人物按时间顺序出场”的基本原则,选取中国13个地点进行观察、采访与拍摄,用温暖细腻的视角聚焦中国当下芸芸众生真实的生活状态,希望能够在陌生的城市,发现熟悉的角落,在别人的故事里看见自己,体会他人。节目播出后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也引起了广泛讨论。作为面向现实社会,聚焦日常生活的社会观察类纪录片,作品在选题角度、叙事策略、表现手法、影像风格、价值诉求及模式引进等层面都值得进一步思考与借鉴。

一、选题角度:聚焦众生百态,讲述身边普通故事

纪录片《纪实72小时》(中国版)主要延续了日本原版的选题角度,聚焦众生百态,讲述身边普通故事,在72小时内对某一特定地点进行连续观察、采访与拍摄。长沙解放西路、昆明城市公园、横店影视小镇,从都市到珠峰,从平原到山川,从陆地上的人们到海上的旅客,选题日常且细微,通过随机采访,记录讲述者的普通故事,呈现“此时此刻”的环境感与真实性。通过拍摄者、被拍摄对象、环境三者的关系与互动,叙述完整情感线索,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作品在创作开始就选择从普通人的生活视角和审美趣味出发,贴近生活、贴近市井,用“再近一点”的心理与角度观察生活,感受日常,虽然生活场景普通,却常因“偶然”这个因素显得美好与独特。“三日为期”“人物按时间出场”等拍摄原则要求摄制组在普通的时间、地点、人物中展现出偶然性相遇的珍贵,大量生活场景的真实记录,将大部分观众不在场的参与感巧妙融入纪录片主体中,形成互动关系。作品通过这种通俗易懂,更贴地气的方式,来刻画日常生活背后的辛酸和感动,如在地点的选择上,既有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又有青岛、昆明等二线城市,同时还覆盖了像婺源、抚顺等三线以下的小城镇;在内容上则是涵盖衣食住行,像长沙解放西路旁的快餐店、东莞人来人往的茶餐厅,它们看起来毫不起眼,却是当下中国人最真实的日常生活的一幅群像式写照;在时间点的选择上,摄制团队也别出心裁地选择了元旦、元宵、清明等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几个假期节点;同样,对于选取采访对象,摄制组也并非事先确定好某些人物进行询问,而是随机挑选来到摄制地点的素人,聆听他们的故事。这种可能会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普通故事,也更加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叙事策略:摒弃戏剧化设定,以时间为轴推进日常叙事

与日版相同,《纪实72小时》(中国版)的叙事采取时间为主轴的策略,用明显的时间刻度作结,划分节奏,展现过程,同时摒弃了戏剧化设定,记录真实的生活原貌。在拍摄上,顺叙手法贯穿整部作品,叙事断点一般在带有时间刻度的标识出现前后,人物交流结束的片刻进行转场,节点设置处还有工作场所的工作时间,或是画面里呈现的自然时间,以及巧妙融合自然与人工时间进行叙事的片段。

如在“横店:影视小镇步行街的日与夜”这集中,标题中的“日与夜”属于明显的自然时间暗示,但通过这集的观看,观众能体会到“日与夜”的深层含义。人们总是在梦想与现实的夹缝中求生存,就像日夜更替中的光明和黑暗,欣喜与灰败总会相伴而生。在这里找工作的人们大都怀揣影视梦,“横漂”成为这里群演群体的代名词。有19岁就独自来横店打工的姑娘,说自己一个人回家孤独,深夜里还坐在路边发呆,梦想是有一天能攒够钱带父母去旅游;有在街边出租滑板的青年,曾经是蛋糕师,因为怀着演员梦来到横店,却为了维持生计,白天替别人疏通马桶地漏、搬家,晚上摆摊出租滑板;还有深夜还在练习舞狮的表演者、凌晨四点赶早等活儿的群众演员...这些都是最普通的人们每天的生活状态,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里挣扎,以各种方式努力地生存在这个小小的城市里。同样,在后期剪辑上,《纪实72小时》(中国版)也舍弃了戏剧化的剪辑方式和叙事线的调整,完全以拍摄时间线来推进故事,而不靠情节推动。成片中的故事内容和叙述顺序完全取决于这72小时内自然发生的人和事,全集下来没有戏剧化处理,也不做刻意煽情,只有平淡和温情。例如79岁高龄仍在麦当劳孜孜不倦地做着翻译工作的退休教授,渤海海峡的巨型游轮上为庆祝女儿考上大学而归家的父亲,还有东莞茶餐厅里想要带着孩子开始新生活的单身母亲...这些看似平凡的人和故事,却一样的令人感动。

三、表现手法:白描式记录,真实还原生活原貌

纪实性始终是纪录片的本质特性,真实记录与还原事情的经过是其基本要求,而对现实的反馈程度便是真实性的外化形式。对纪录片创作而言,无论呈现的是事件真实,还是整体情感真实,都是创作者对“真实”的认知与理解。在《纪实72小时》(中国版)中,摄制团队采用手持摄影、同期声录音、直接交谈等简洁、不加烘托渲染的白描式表现手法,展现真实的日常生活,力图还原当时的场景,让观众体验当时的情绪感受。

这种白描式记录也带来了细腻的真实感,如在东莞的茶餐厅,想要表现其忙碌的日常,每隔五分钟左右的叙事断点都用延迟摄影的方式转场,重复使用街道人流镜头和端送饮食的镜头,少有修饰,镜头技巧的使用也意在呈现“匆忙与有序”混杂的真实感。在北京的邮局,对“信件多”这一点的表现并未单一选择拍摄信件的摆放,而是拍摄杂乱的桌面、叠放的信箱、信箱年份的多和长,还有不断来前台询问的人物中景,从各个方位表现“信件多”这一信息点。除此之外,还有语言细节的挖掘,比如来婺源网咖上网的男子,其本应该上班的朋友由于出镜在拍摄过程,被其家人发现,“他已经自我放弃了”这句调侃的口语表达更增添了日常交流的真实性,从而体现纪录片拍摄的真实环境与体验。拍摄镜头通过白描式方法,用72小时记录平凡人最真实的生活轨迹,描绘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线条明晰、言简意真的还原了生活原貌。

四、影像风格:声画自然朴素,写实镜头平时克制

《纪实72小时》(中国版)在影像风格层面,恪守了自然和朴素的记录风格,对“真实”的理解和刻画都很有节制,他们以平等的姿态与观众以一对一的方式交流,拉近了观众与记录对象的心理距离。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审美趣味的平民化,即追求自然,以平实、散淡的镜头处理人与场景、人与人的关系。

作品中,摄制组对于每一集的同期声都没有做过多的修饰,选用采访对象周围环境的原声,像长沙解放西路旁的小餐厅里人来人往的走路声,周围顾客吃面时的嗞溜声,还有昆明城市公园里红嘴鸥的叫声和附近汽车的轰鸣声,通过记录现场的真实声音,更显自然和真实。同样地,拍摄画面大多采用长镜头的记录方式,选取大段的人物对话,记录者们对于采访对象的生活方式不提出质疑,也不做出评价,仅仅专注于倾听普通人的生活往事以及描绘他们的喜怒哀乐。人物交谈时的画面多以中近景为主,偶尔视点转换到人物的服饰细节、面部特征上。画面表达上,少有镜头特效和镜头技巧的使用,视角多采取平视及俯视镜头,与普通人的生活视角保持一致。“东莞:茶餐厅的人生滋味”一集中,餐饮的拍摄大多方向一致,从左下到右上,引导观众视线,画面叙事节奏不紊乱。画面的找寻感也十分明显,靠近对象时镜头随脚步接近而轻微抖动,特写时拉近镜头的抖动等等,引导观众的视线和心理期待。此外,旁白画面的选择贴切自然,色调较为饱和,灯光明亮为主;画面风格每集不同,主基调保持稳定,延续日版的治愈风。所以他们看到的就是我们看到的,他们记录的也是普通人在经历着的。镜头中没有权威,有的只是对人的尊重和关照。

五、价值诉求:彰显时代精神,制作当下中国影像标本

纪录片一直被视为一种相对高端的文化产品,它的价值一方面在于触动情感、引发思考;另一方面,记录时代特点、彰显时代精神的价值也是一部质量上乘的纪录片需要体现和表达的。智利的纪录片导演顾兹曼就曾用“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这样的话语来阐述纪录片对刻画时代精神、保存群体记忆的功用。可以说“纪录片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而《纪实72小时》(中国版)作为一部反映社会场景的纪录片,发挥了“社会相册”“国家相册”的作用,用影像来记录与展示当下的中国社会与中国人的生活日常。

《纪实72小时》每集都会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用镜头展示那里的人物生活和当地风貌。“今天的中国人生活在这个宏阔的时代里,任何时间都是拍摄这个题材的好时机。”《纪实72小时》(中国版)制片人李洁说,“沉淀社会场景,制作当下中国的影像标本”是这个节目的制作目标。与日本版连续多年播出不同,《纪实72小时》(中国版)只有13集,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最大限度地展示中国社会与中国人的生活日常,摄制团队在选取地点上,没有拘泥于某一座城市,而是尽量多地覆盖了中国的广袤地域:有从南到北的东莞和抚顺,还有从东到西的上海和珠峰;在采访对象上,没有拘泥于某些特定的人群,而是随机采访,尽量多地触及到中国各行各业的人们,有北师大旁的麦当劳里学习的学生,有凌晨3点还在工作的理发师,还有小镇映秀的茶馆老板;在议题选取上,也没有拘泥于某一特定的话题,而是让采访对象自由讲述他们的生活:有为了爱情千里迢迢赶来陪伴男友的都市女孩,有退休后仍然无法享受闲暇,忙忙碌碌地为丈夫做饭、为女儿带孩子的青岛阿姨,还有经历诸多不幸之后终于找到可靠的陪伴,并且仍然知足常乐的长沙面馆顾客。透过纪录片,我们窥见了陌生人的生活,看到普通老百姓朴素的价值观,又在他们的生活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即在生活节奏以及生活成本快速提升的当代,每个中国人都是如此,为了心中所爱、心中所梦而一直努力、隐忍、积极的面对生活。

六、思考讨论:纪录片的模式引进与本土创新  

随着政策的引导、市场的拓展,中国纪录片迈入了历史最好阶段。借助互联网平台,纪录片的传播手段和方式越来越丰富,纪录片的地位不断上升,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从技术上来说,最早的电影几乎都可以被称之为纪录片。作为舶来品,纪录片这一模式被引进至中国可以追溯到1900年。而自纪录片发展以来,通过拍摄人物来讲述时代、探寻人生的纪录片已不少见。2006年,由NHK拍摄制作的纪录片《纪实72小时》进入观众视野,相较于传统的拍摄模式,《纪实72小时》开创了一种更为简洁的记录模式:既不准备剧本,也不提前挑选拍摄对象,而是选择合适的地点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拍摄。随机采访经过的路人,用诚恳且克制的提问,探寻普通人的人生故事,进一步探寻万千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其中,随机和真实就是纪录片中最吸引人的地方。2018年,《纪实72小时》(中国版)诞生,它延续了日本原版的记录模式和架构,遵循了日版的摄制规则和字幕表现,片尾曲《河边之家》也是引用了原版的曲调配以中文歌词的形式表达。然而,一部纪录片的真正成功不能只依靠模仿形式,还需要在内容上投入更多的技巧和心思,再结合中国社会的特点,记录带有中国风格的《纪实72小时》。具体来看,《纪实72小时》的本土化创新,主要体现在情感元素本土化和运营模式融合化上。

日版《纪实72小时》的情感元素,是表现当代日本人在愈加孤独的社会环境中也要努力活出仪式感。例如《日本最北端的公交车站》这一集中,一位IT工作者表示,他单纯因为想在日本的最北端发送一条冷笑话,于是立刻买了机票飞来,画面结尾是他远去的背影以及“却没有评论的人”的旁白,即使听起来有些可笑和悲伤,但这场突如其来的旅行也算提供了慰藉。而中国版《纪实72小时》的情感元素则更加欢快和温暖,在纪录片里我们看到了为怀孕的妻子买海鲜的丈夫,即将出国继续读书的学生以及为即将到来的孩子办理户口的父亲等等,都能让观众在声画中体会到积极和温暖。在运作模式上,日版《纪实72小时》的拍摄基于日本的特殊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由NHK制作并播放。而中国版的纪录片在运作模式上并没有“单打独斗”,而是进行了“强强联合”和“取长补短”,联合了腾讯视频成立的“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和稻来传媒两家知名企业,在借鉴原版的基础上,模仿“72小时”纪录片IP的精华所在,透过不同的文化背景,展现不同群体三日生活的平凡与鲜活。

总而言之,尽管《纪实72小时》(中国版)从调性和气质上与原版一致,但是作为一部观察社会、表现生活、记录老百姓的节目,日本有他们的国情,中国当然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社会语境。由此看来,日本版的制作模式终究只是借了他们便于操作的“壳”,而真正反映中国人的饮食起居及生活面貌的“魂“,唯有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创作者们才能更精准地捕捉到。虽然在地点和主题之间的勾连上有所欠缺,采访技巧也仍有进一步发挥的空间,在从纪录片模式引进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中国纪录片开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带着模式引进的期待,中国的纪录片需要反复打磨,找到适合中国创作者们的表达方式。正如NHK的制片人所说,日本只有一亿的偶遇,而中国有十三亿。记录中国人每天经历的那些平凡却独特的故事,挖掘出生活背后附带的含义与文化,就足以展现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