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电话 17773033485
《十二公民》——中国化的社会群像
点击:1755次 发布日期:2020-04-05 17:00:05

作品名称:《十二公民》——中国化的社会群像

作品编号:AQ0000

作者:董睿

学校:安庆师范大学

《十二公民》——中国化的社会群像

 

  《十二公民》翻拍自美国电影《十二怒汉》,翻拍后所呈现的,是中国式社会现实。该影片讲述的内容是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12名学生迎来补考。他们组成模拟西方法庭,分别担任法庭内各种角色,审理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而他们的父亲,则被邀请前来作为陪审团成员,在听取学生法庭审理后,通过投票方式来确定本案的“最终判决

诚实地说,《十二公民》的受众面或许并不广,毕竟它涉及到了太多严肃的话题,譬如法律人性社会权利与义务等等,这些话题并不那么符合大众快餐化的口味。这部电影又将剧情固定了一个场景内展开,影片一旦失去了开放的场景,故事往往便很难变得丰满起来,怎么在封闭场景之下依然能使电影情节吸引观众兴趣进而获得高分好评?这让我对《十二公民》抱有了很大的好奇心,也让我想起了那部影片——《活埋》,一个人一个棺材撑起所有剧情。这样的拍摄若是能做到吸引人,着实不容易。同时,这又是对国外电影的翻拍,有了比较的话,缺点就能迅速凸显出来但是看完《十二公民》后,我依然觉得惊艳。

一、带有“偏见”和“标签”的中国式“现实”

  电影开头,介绍了一桩案件,一个原先在贫民窟长大的富二代,缺乏管教,性格张扬跋扈,某次在争吵愤怒中杀了自己的生父。

这短短的案件叙述里,就已经看见了许多中国式标签,譬如“富二代”,“缺乏教育”。传播学研究中,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在《公众舆论》里提出一个理论叫做“刻板印象”,即人们对一类事或一类人有着固定笼统的看法。其实,刻板印象也算是偏见的一种。我们听见富二代一词,固有的社会“偏见”就很容易使我们将他和糜烂、无良的阔少爷划上等号。

  当今中国社会快速进步,但是财富分配矛盾却日益凸显,“仇富”心理莫名的具有了先天的正义性。一个人只要被打成了“二代”,那么他的伤天害理莫名却又注定会是合情合理的结果。每一件凶案,都会变成了一场大众的狂欢。每个人都是侩子手,只是以现代文明的方式改头换面的出现了。这种带有刻板印象的社会思维,可以让存疑的案情变得合理,再加上一些人证物证的“推波助澜”,一个有着“偏见”的“事实真相”就这么出现了,受到这种思维影响的人也便不会理会那万分之一无罪的可能。而身为“二代”的当事人则受到人们或愤怒或恶意或“看热闹式”的口诛笔伐可惜有的时候,事实或许就是无罪,就是那万分之一。

  电影里12名学生的家长,作为案件的陪审员,每个人也有不同的身份标签——一直笑呵呵做和事佬的中国典型的笑面虎和老好人、一个保温杯茶叶能泡一天的出租车司机、与大学生谈恋爱却被认为是“干女儿”傍的大款的房地产老板、蹲过冤狱的混混、孤独的空巢老人、瞧不起外地人却只能靠收房租为生的北京侃爷等等,这些身份标签可以说是中国独有,观众完全可以在现实生活里找到对应的角色,而每个角色又是独一无二的。

  这又让我想起《水浒传》,人物间的性格难免有所重复之处,偏偏这部电影和《水浒传》一样,能让我们找到每个角色显著鲜明的特点,看完再回想整部电影,每个人物依然栩栩如生,你可以毫不费力地数出十二个角色,这是导演徐昂的第一部电影,对于一部处女作来说,能做到这些其实并非易事。

  在这12人的陪审团中,也不乏“偏见”与“标签”,陪审团成员都来自中国不同的社会阶层,彼此之间也会存在着种种矛盾。可以说,一个人很容易会受制于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所接受的教育,在生活的过程中,慢慢就会形成自我的“偏见”。审团成员一开始11:1的投票结果说明,成员大部分已经将自己的“偏见”带入了案件的分析当中,预设了富二代杀人的可能,这种“偏见”的形成,既来自自身的境遇,也来自审判过程中既成的结果。

  在《十二公民》里,十一名陪审员的偏见最为鲜明,这种“偏见”在影片内被加大渲染,于是人们对案件的争议看起来更像是吵架。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即便是如检察官这样背景的陪审角色,也会角色失控。这样看来,再怎么力求秉持客观公正的人,都难免被各种激化后的“偏见”与“标签”影响,被情绪掌控而失去理性。

二、“言无刀锋,却能杀人”——一种另类暴力

  电影海报里有一句话,叫做“言无刀锋,却能杀人”。影片里的何冰饰演的8号陪审员也一直在强调这句话的主题,希望其他陪审员能够认真进行对案件的探讨,而不是所谓“你觉得他犯了罪,那他就是犯了罪,你觉得他该死,那他就该死”。

  言论的力量是可怕的,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影片里的富二代被媒体被众人认定有罪,当12位陪审员入座准备进行探讨时,有的人甚至会说,这个富二代他杀了人!杀的还是自己的生父!这还有什么好讨论的呢?赶紧投票结束得了。喷那些被丑化的标签,的确能获得自我感觉的良好,却没有想过,“富二代”也是一条命,而陪审团正在做的,是法律程序中,对于终结一个生命的抉择,每个人都可能是这个抉择中的对象。我特别喜欢海报上的那句话,算是戳到了心窝子。我觉得导演徐昂当初拍这部电影的时候,这句话的意义或许还没有那么强烈的反映着社会,但是现在,倒是把现实映射的淋漓尽致,譬如人肉搜索,譬如网络暴力。

  2017年一个叫人类实验室的博主发了一条视频微博,里面做了一个实验,请20个人带上面具,扮演网络暴力者,再请3名嘉宾来到现场做一些简单的自我描述,根据第一印象,20个面具人对他们三个进行评价,到来之前三名嘉宾声称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并且觉得评价应该不会太过分会比较中肯。然而当评价的内容被公布在大屏幕上时,他们难受的哭了在后续接受采访时说,看着那些话,感觉像是一把刀子捅进了心里。这三名嘉宾被骂的看起来仿佛罪大恶极,但是他们的真实身份却普通平凡的爱心志愿者,夜间看护和小学教师。

  《十二公民》里也是如此让人感叹的是,在影片的开头,十一名陪审员万分确信案件里的富二代是杀父狂魔,言谈举止间都对富二代充满愤恨,认为他罪无可赦但是在影片的最后,所有的证据一切所谓的“真相”都被推翻,大家改投富二代无罪,而真凶也最终落网。

  如果说一个人被众口一致的认为犯了罪,但是我们不了解这个人,对他的一切都是道听途说,甚至有的时候仅仅是从众心理在作祟,大家都这么认为这么说,反正也事不关己,如何不能高高挂起?那么这个人罪大恶极,就连被辩护的资格都没有了吗?这显然是极其无理的。说是这么说,这种想法大家也赞同,可惜生活里这种事仍然只增不减。或许这也是《十二公民》拍摄的意义之一,让人们在对影片的思考中,去自觉减少对社会和他人的戾气

三、社会人物间的矛盾与爆发

  各国导演在翻拍国外电影时,总是竭力结合本国社会文化,融入对本国问题的思考。十二公民》的翻拍,在俄国是体现着宗教和民族冲突,日本表现出女性阶层压制。

导演徐昂在翻拍过程中,嫁接了中国的时代背景,使整部影片看上去更接地气,也更具有现实意义。比如身为9号陪审员的空巢老人,在其他人谴责富二代时,选择了支持8号,并说明理由——当初文革期间他和家人曾被打成右派,一夜间世界天翻地覆让他萌生了轻生的想法,却被一个女人的一句话“拉”了回来。提起文革这个点来举例,设置的很巧妙,老人在此时此景说的这段话切题也切意。而很多电影在现在却依然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否认历史犯下的错误。

  可以说,这部电影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人物之间的相互冲突,尤其以8号陪审员和3号的冲突最为激烈,其次则间杂着其他人彼此间的矛盾。翻拍的巧妙就在于此,将角色们聚集起太多中国人的特征,使这部戏有了本土的灵魂。以剧中最激烈的3号陪审员,韩童生扮演的出租车司机为例,在一个大家都在讨论问题的场合,他自顾自的拿起纸笔,和对面玩起了游戏。8号愤怒之下过来抢走了他的纸,他却勃然大怒,要求对方向他道歉8号要求获得尊重,获取自尊和“面子”,这的确反映了一些中国人的特征,对于许多国人来说,面子总是很重要的。其余的矛盾冲突还有例如摊贩和保安职责上的你追我躲,北京爷由于教育资源而对河南人有偏见,可以俗称地域黑,甚至是案件里的关键证人一位老人为了获得重视而撒谎等等。

  影片里人物的呈现,以及影片时不时地因为角色间的性格特征而爆发的戏剧冲突,占去了极大的篇幅而剧情里的案件细节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徐昂显然是将更多的心血投入到了角色和次要矛盾的勾画中。而这恰恰让所有演员都嗨了起来。像是何冰演的8号陪审员一次次克制情绪后的突然爆发、北京侃爷吐槽完外地人后的幡然悔悟、韩童生演的3号陪审员谈起儿子后最终向真理屈服等桥段,都可以写进国内男演员的表演教科书据说在片场,何冰与韩童生由于争吵的太激烈,好几次假戏真做两个人真的吵了起来

四、结语

  《十二公民》值得探究的地方太多,观众并非皆捧好叫座。有人觉得,单从影片本身来说,话剧味有点太浓了,电影毕竟还是不一样;也有人觉得,在角色塑造上,有的角色更有价值却没有被赋予足够的戏份;还有人认为,8号陪审员之所以成为那唯一坚持无罪一个,得益于他检察官的专业背景,可除了保安因为有报考政法大学的经历外,其他人并没有这样的训练和培养,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情感去做出直观的判断,就判案而言,选家长作为陪审员这种影片背景有失公义,不合适。不过对我个人来说,还是挺喜欢这部电影的。

  一部电影之所以伟大且被人记忆,就在于观众在观看时可以找到自己的解读,进而使其照射进现实。《十二公民》翻拍出的中国化特色,应该能让国人在观看时也能对自己进行审视,是否爱给他人偏见强行贴标签?是否盲从?是否漠视生命?否越来越浮躁,热衷去追求道德暴力忽视法律真相?电影的魅力,在于一种感观,以及在强烈触动下而带来的深思。

  单单观看《十二公民》这部电影当然不可能获得解答,但是徐昂能使它以一种中国式的话语传递了一种高尚的价值,留下一个美好的远景,也不失为一种前行的感召。

 

 

 

作者:董睿,安庆师范大学2016级广播电视学专业

指导教师:文继奎